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

7-10歲考試欠佳「知足常樂」?

此文章於2010-04-18 明報 育兒百科D04刊登

 兒子9 歲,性格一向隨意,上學期考試強差人意,所以最近加強督促,他卻叫我「知足常樂」,如何是好?


爸媽不要只眼孩子的散漫,可能他做來做去都不稱心又或感到未達到爸媽、教師的要求,所以順口說出「知足常樂」試圖化解自己力不從心的難處,其實他這樣說,也表現出他沒有信心, 甚至感到挫敗。

逃避難題沒有自信

再隨意的孩子,都希望自己的表現能得到大人的讚許, 若得到稱讚,那無疑肯定了他的作為而令他產生「如果再試做好些,也會得到讚許」的希望,肯接受新挑戰,並成為追求進步的動力。

想改善孩子的態度,應該找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,發掘他的潛能,但不少爸媽很心急把孩子的潛能和他的課程掛,因此容易使事情變質,例如孩子很隨和,關心別人都是長處,但和課程沒關係就可能被放在一邊;另一方面,他可能想幫媽媽留意商品價錢,爸媽便立刻把他和數學掛了,忽略了他的真正動力其實是關心別人。

定立目標逐步提升

回到孩子目前應付難題的逃避心態,要和他一起談談「知足」的定義,怎樣才算「足」呢?是60 分、70 分還是90 分呢?要注意的是,分數只是代表那一刻孩子所表現的能力,並非他的潛在能力,爸媽可以就自己觀察他的日常表現,指出對他有信心,訂下目標是具體知道自己有進步的其中一個指標。目前這指標應貼近孩子能力,如果他現在在不督促溫習下只得70 分,督促後才有90 分,設立一個95 分的期望就不切實際了,不如先定下自動學習得75 分的目標,讓他逐步改善,若他能做到73 分,也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注意到他的進步,予以鼓勵,使他看見、感到自己的成功,建立自信心,之後專注重複這經驗,逐步提升。(D0406)

資料提供:明愛男士成長中心督導主任黎偉倫

沒有留言: